2月8日,记者了解到,襄阳市人才工作者苏州培训班结束后,各地各单位通过学习对标,襄阳市科技局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推动“十四五”期间和2021年重点人才工作,努力为襄阳“一极两中心”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,进一步学苏州、赶先进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襄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习德成说:“参加苏州人才工作者培训班,实地参观了苏州的创新平台、科技园区、高科技企业,在多个环节进行了深度互动交流,使我近距离了解到苏州科技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,明晰了差距,增强了做好科技人才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。”
学习苏州找差距
苏州人才创新工作标准高、制度全、生态优,坚持人才优先战略,以人才集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习德成说,苏州在加快人才创新发展中求真务实、敢为人先、创先争优的拼搏进取精神值得学习。
据悉,近年来,襄阳市科技局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,逐渐显现新成效。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增强。全市共入选科技部“创新人才推进计划”4人,入选省“双创战略团队”9个,在全省位居第二。与科技部人才中心共建国家科技领军人才(襄阳)创新创业基地(全国仅有4个),举办3次大型活动,成效显著。
引进海外智力取得新进展。北欧英诺迪克跨境孵化平台成功落户襄阳自贸区,已多次举行云上路演活动。襄阳市获得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全部授权,全市持有效工作许可的外国专家达80人,其中A类外国专家54人,1人获省政府“编钟奖”。全市共获省级以上外专项目8项,获批省引智示范基地2个。
本土技术人才培养立下新标杆。襄阳市科技局出台了《襄阳市首席技术专家评选管理办法(试行)》,2020年度评选出首批10名首席技术专家,组建了科经专员队伍,出台政策进行综合培养,引导技术转移机构大力培养技术经纪人,促进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的转化。
习德成表示,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对比苏州,襄阳市还存在着科技创新人才偏少、创新主体不够活跃、平台载体层次不高、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、服务科技人才方法有限等问题。
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,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7052家,数量位居江苏第一,全国第五,而襄阳目前仅有641家。苏州科技型中小企业、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排名前列,企业梯次培育成效显著,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
在创新要素集聚方面,苏州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各类创新载体130多家,如牛津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中科院等纷纷落地。“姑苏领军人才”立项中有95%来自上述载体。
习德成还表示,相较之下,襄阳市虽已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5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、2个国家级国科合作基地,省级以上的创新平台也有160余家,但层次较低,发挥的效应也还远远不够。襄阳市仅有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,新型研发机构、专业孵化器偏少,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。
在创新生态优化方面,苏州出台了《关于加快人才国际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《苏州大院大所合作政策》《姑苏人才“青春无忧”计划》等一揽子人才政策,从金融支持、奖励力度、至高服务等方面同向发力,从细节着手不断优化“人到苏州才无忧”,解决人才来苏面临的各种问题。
2020年,襄阳市出台了《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政策不系统、不完善、引领支撑力度不够的问题,但针对科技人才的精准化政策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立足襄阳补短板
学习先进找差距,立足实际补短板。襄阳市科技局将在主体培育、项目引才、载体建设、产学研合作、环境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,全面提升科技人才工作水平。
强化主体培育,夯实创新基础。该局重点培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、原创技术的高科技企业;实施瞪羚与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,培育一批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高科技企业;开展科技招商,大力引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以科技计划项目,带动人才引进。该局支持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探索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悬赏揭榜制;以“高精尖缺”为导向,在先进制造、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,积极对接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、省双创战略团队等重大人才类项目;持续推进市级首席技术专家评选工作,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聚焦载体建设,加速人才集聚。该局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大院大所,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;加大对襄阳华中大研究院、武理工襄阳技术转移中心、湖工大产业研究院、湖北航空装备产业研究院的指导,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对接活动;用好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,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团队。
促进产学研合作,提升创新效能。该局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校院所,探索云对接、成果拍卖等新模式;征集企业技术需求,开展双向精准对接、协同创新活动;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同国内外先进发达地区开展联合研究开发,指导企业因地制宜创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。
优化创新生态,提升服务水平。襄阳市科技局加快推进汉江科联网二期建设,在数据整合、资源共享和智能推送上优化;再选拔一批优秀科经专员,出台奖励办法,加大对科经专员队伍的培养;严格科技中介管理,开展系列针对性强的培训,提升各类科技人才素质。
习德成表示,科技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,襄阳市科技局将进一步优化服务,精准对接高端人才,搭好科技人才服务平台,建好人才创新创业载体,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。
(来源:襄阳市科技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