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6-22 09:50:04 来源:本站责任编辑:echo

“山绿了,水清了,民富了。”提起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仓下村这几年的变化,该村村民笑着说道。6月22日,记者了解到,仓下村发生“蝶变”的背后,和一位名叫“陈世德”的返乡能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

给陈世德授牌(右一)授牌

初夏的阳新世德种养殖家庭农场,500亩树苗郁郁葱葱,20亩渔塘水波荡漾,而这个农场正是陈世德经营的。“他不仅带我们过上了好日子,还留给了子孙后代一座‘绿色银行’。”提起让荒山变“聚宝盆”的返乡能人陈世德,村民柯尊晏的心中充满感激。

据介绍,柯尊晏全家有6口人,他和其妻子均患有严重风湿病,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2018年,柯尊晏在阳新世德种养殖家庭农场务工,每年创收2万多元。像柯尊晏一样,在阳新世德种养殖家庭农场脱贫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,包括该村18个在册贫困户和14位残疾人。

年过六旬返乡创业

据了解,由于母亲早逝,16岁的陈世德不得不辍学外出打拼,他先后干过采煤工、销售员等,还因为一次矿难失去了左臂,但凭借脑子快、肯吃苦,勤勤恳恳的陈世德积累了不少家业。


农业基地

2015年,年过六旬的陈世德回到阔别40多年的仓下村探亲,看到家乡的山还是那么荒,儿时的伙伴还是那样穷,特别是看到村里有3个青年因饮水不安全导致智障,陈世德心情沉重。

由于土地贫瘠,仓下村背靠2000多亩的山地,却享受不到“靠山吃山”的福利。仓下村12个村民小组378户1679人,就有贫困户95户共389人。

时任该村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义德,找到陈世德商量可否帮助村里复垦绿化500亩荒山,改善一下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。听到此话后,陈世德便一口答应。

2015年,陈世德不顾家人的坚决反对,带着一生的积蓄回到故乡仓下村,同仓下村村委会签订了近500亩荒山的承包合同,这一签就是22年。


“拓荒者”陈世德(右一)

多年荒山一朝满绿

陈世德承包的荒山虽位于106国道旁,但多年来由于山道崎岖、荆棘遍布,一直少有人问津。“这里以前都是石头山,草都没几根,土都是他和我们一担一担挑上去的。”贫困户陈新本向记者描绘着陈世德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的场景。

没有种植经验,陈世德便一边邀请专家上门指导、一边查阅专业书籍,成功掌握了栽培、抗旱、防病、治虫、施肥等管理技术,攻克了高温高热、成活低下等难题,使荒山树木成活率达85%以上。

荒山上没有路,他就带领村民们就地取材,用石块铺路,修建了3条几公里长的盘山公路,直通山顶。很快,500多亩荒山全部披绿,种满了杉木、香樟、红枫、马尾松等。

同时,陈世德在山下开挖了20多亩的渔池,既蓄水抗旱,又能养鱼养鸭,一个集生态立体种养殖家庭农场初见雏形。

不忘乡梓助力扶贫

2017年,陈世德成立阳新世德种养殖家庭农场,带领村民们一起脱贫增收致富。

该村村民陈新本过去长年在外打工,与家人离多聚少,而现在在阳新世德种养殖家庭农场务工,一天有100元的收入,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的固定收入。

而村民何秀煌是国家在册贫困户,他和妻子两人都是残疾人,原先全家挤在两间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里。“2018年过年的时候,我们全家住上了由政府修建的100平米的安置房。”何秀煌说,现在自己每月在阳新世德种养殖家庭农场务工,每年有4万多元的固定收入,日子越过越好了。


蚕茧出售

今年年初,在黄石市人大机关驻仓下村工作队的鼓励及引导下,陈世德又承包了100亩山地,发展桑蚕养殖,依托木港镇引进的浙江淳安桑蚕种养殖加工项目,按照“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经营模式,大力发展桑蚕产业。

据悉,3年来,陈世德先后投入60余万元,为乡亲们改造了一个门口塘,解决了群众灌溉难;深挖了一口井,解决了群众饮水难;修建了一条路,解决了群众行路难。“村民脱贫后,户户都向着小康生活奔跑,只要我有这个能力,就决不让仓下村的村民在小康路上‘掉队’!”陈世德说。(通讯员吴华臻)


凡注明“来源:大武汉在线”的所有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  • 更多信息关注大武汉官方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