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7-24 16:33:11 来源:本站责任编辑:echo

碧波荡漾间,中窑湾港如诗如画,生态与智慧交织成梦。近年来,黄石市西塞山区中窑湾港多措并举,以它独有的方式,讲述着一个关于绿色崛起、管理创新的故事。昔日的雨污合流,今朝的清澈见底,见证了一段扎实推进绿色转型的积极篇章。

中窑湾港,全长1937.2米,自白龙井发源,蜿蜒流经飞云洞、杨家湾、郭家垱等地,最终汇入浩渺长江,作为黄石市西塞山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其历史可追溯至百年之前。

然而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曾经的泄洪港逐渐演变为雨污合流的“重灾区”,居民私接排口、洗衣水直排、路边灰尘及垃圾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,水质急剧恶化,生态环境岌岌可危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,西塞山区政府痛定思痛,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开启中窑湾港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之旅。

前期问题排查

流域治理之路困难重重,面对管网线路复杂、暗涵区域多、沿山施工难度大等挑战,西塞山区政府迎难而上,依托科技力量,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,一一攻克难关。西塞山区政府利用多样化的人工排查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,精准定位污染源,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;同时,引入智能化检测仪器,实现对港区环境的持续监测,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。

为彻底改变中窑湾港的面貌,西塞山区政府深入调研,精准溯源,制定并实施了一港一策的治理策略。通过混错接整治、截污纳管、清淤疏浚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,逐步解决了长期困扰港区的污染问题。

港渠清淤疏浚

中窑湾港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70万元,集中力量完成了81个问题点位的整改,对2800平方米的调蓄池进行了彻底清淤,并实施了995米港体的全面清淤工程,同时,完成了挂管清淤822米、破损管道修复292米、垃圾池2处、洗涤点1处等改造。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,使得中窑湾港的水质实现了质的飞跃,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水标准,清澈的水流再次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亮丽风景线。

治理工作顺利与否,需要长效管理来推进。西塞山区在项目攻坚期间,创新性建立了“一天一调度,一周一通报”的工作机制,通过高频次的调度与通报,及时掌握治理进度,解决遇到的问题,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同时,随着河长制的深入实施,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在河湖管理保护中的主体责任,构建起区城管局、街道、社区、网格组四级联动的监管网络,定期巡港,规范执法,严格执行日常精细化管理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
夜间施工

在治理过程中,西塞山区政府深刻认识到,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。因此,该区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,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,鼓励大家共同参与环境治理。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,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自觉抵制私排行为,积极参加河道清洁、垃圾分类等活动,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。

洗涤点、垃圾池改造

中窑湾港的华丽转身,是西塞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缩影。西塞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,以“流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为目标,打造更多生态亮点,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。

随着治理措施的不断深化,西塞山区正逐步实现生态友好和环境宜居,为黄石市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一个关于重生与希望的绿色故事正在悄然上演,而中窑湾港,正是这个故事中动人的篇章之一。(王逸飞)


凡注明“来源:大武汉在线”的所有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  • 更多信息关注大武汉官方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