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8-01 14:38:35 来源:本站责任编辑:echo

曾经,他们身披戎装,用青春和热情铸就“铁血岁月”;而今,他们告别军旅,投身于社会的各行各业,继续发光发热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退役军人。

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龙泉街道,就有不少这样的退役军人代表,他们默默谱写着“退役不褪色,换装不换心”的故事。

一日从军行,终生闪红心

1957年出生的何祥武,今年已67岁,但是仍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。“这都是当年在部队锻炼得好,打下的基础。”何老爷子笑着说。

1979年入伍的他,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。在部队时,他便一心扑在训练上。对家境贫寒的他而言,部队让他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
“我是一名通信兵,3分钟内,要架好电话线,放线出去再收回来,这是我们平常训练的重点之一。”何祥武回忆道,不管环境有多艰苦、天气有多恶劣,他们都雷打不动、日复一日地坚持着。

经过部队的不断磨炼,吃苦耐劳的品质从此刻在了他的骨子里。

5年后,何祥武退伍回到家乡。“我先是在龙泉计委会工作了2年,然后调到了龙泉街道的市政城委工程队当负责人,一直干到退休。”何祥武说。

图片1.png


部队的时光,让他练就了过硬的本领、顽强的意志和忠诚的品质,这些都成为他退役后在新岗位上拼搏奋进的坚实基础。一直以来,他都兢兢业业,经常说,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,要对得起群众,干一行爱一行,干一天事,尽一天职,努力在各方面中起到表率作用。工作期间,何祥武曾多次获得“先进个人”“先进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
1990年,作为工程项目主管的他,被安排负责带好5名刚毕业的大学生,一起干好工程队的工作。“我就初中学历,别人虽然年轻,但学历高,一开始我心里直犯嘀咕,怕自己带不好新人。”他说,“后来,我沉下心,告诉自己没问题,然后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他们,同时带头埋头苦干,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们负责!”

在他的带领下,这群大学生,有的成为了施工员,有的成为了技术员,有的成为了材料员……他们各司其职,但是不变的是,遇到问题时,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何祥武,然后大家一起有商有量地共同去解决。一直到现在,这群“大学生”逢年过节还会来看望何祥武。

“工作交到我们手上,我们就要保证完成得进度快、质量好,有组织性、纪律性,不拖延工期。”何祥武说。

1998年,武汉发洪水,何祥武所在的工程队在江夏区进行排水管道施工。那时的江夏还是荒无人烟,远不像现在这么繁华,条件很艰苦。何祥武带领工程队早出晚归,一刻都不懈怠,又快又好地铺设好十米宽的排水管道,得到上级的一致肯定。

在部队养成的良好作风,也深深影响着何祥武一家的家风。他有四个孩子,何祥武经常教育他们要能吃苦,要互敬互爱互助,要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

良好的品行也传承到了下一代。其中,他的小儿子在他的影响下,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,退伍后又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,始终在保家卫国的“第一线”。其他孩子也个个争气,有的成为了教书育人的老师,有的努力读书考上了很好的大学……“感谢部队培养了我,也让我有能力培养好儿女们。”何祥武由衷地说。

马上,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,何祥武说,又到了老战友们每年一聚的时候。多年来,一到这一时候,他和战友们便会相约见面,一起追忆一下峥嵘岁月,回味一下在部队的往昔。“千言万语就是那一句,谢谢部队、谢谢党!”

上阵“父子兵”,勇担新使命

退役不褪色,防疫当先锋。时间回到2020年,在一声“集结令”下,20名身强力壮的“精兵强将”同时到龙泉街道报道,共同组成“退役军人突击队”,全力以赴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“战役”中,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风采。

这个“突击队”里有一对“父子兵”,父亲名叫徐正喜,儿子叫徐攀。他们秉承着“我是军人我在前”的信念,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冲锋在前,奋战在“疫”线、坚守在“疫”线。

1990年入伍的徐正喜,应征入伍到海军陆战队服役,在部队期间,其表现突出,曾荣获军事表演一等奖。军旅生涯,塑造了他坚韧不拔、顽强不屈的性格。“部队的经历,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变得成熟稳重,我觉得这是一个‘大学校’,让我收获很多。”回忆起在部队的过往,徐正喜目光如炬。

图片2.png

和父亲一样,2012年,儿子徐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光荣参军入伍。五年的军旅生活,让徐攀养成了严谨的作风、严明的纪律,教会了他牢记使命、勇于尽责,永葆军人本色。

疫情来袭时,他和父亲第一时间报名参加“突击队”。“我父亲平日是我们覃庙村六组的宣传员、信息员,当时,知道我要报名参加,他没有一丝犹豫,就跟我说,要和我一起参加,父亲的话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!”徐攀说。

疫情期间,两人服从组织安排,值守于腾龙社区和覃庙村的卡口,同时定期轮岗去龙泉街道的中华大道卡口值班。

腾龙社区是龙泉街目前唯一一个还建社区。面对武汉越来越严重的疫情,龙泉街防控指挥部率先对小区进行严格管理,不允许居民外出。一开始部分居民都存在抵触情绪,小区大门管理面临很大的压力。

“特别是小区全面封控开始后,我们不仅反复做好小区老人的宣传劝退,还要做好小区居民的物资保障,负责疫情防控检查、社区大门体温检测和其他应急工作,每日工作任务其实还是很艰巨的。”徐正喜回忆道。

面对大量且琐碎的工作,他们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,依然每天坚守在岗位上,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其中,高标准完成每一件工作。

“交给我们,我们集中组织去,由我们来送!”当时,武汉市内有几个蔬菜种植企业为龙泉居民送来了免费蔬菜,父子俩毫不犹豫地报名。

在一次次主动请缨下,突击队顺利将500件(捆)莴笋、萝卜、柚子等新鲜蔬菜和水果运回了龙泉,并立即把受赠物资送到居民的家门口。

同时,徐正喜通过微信群和电话,加强正面引导,宣传居家隔离案例、正确戴口罩和洗手等科学防范知识,让村民对疫情有个清醒认识,警惕起来,重视起来。对从武汉市疫情高风险区域回来的人,徐攀则第一时间上门巡察,检测体温,做好疫情宣传和信息反馈。

疫情就是冲锋号,防控一线就是战场,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永不变的是军魂。“是军人的劲儿给了我底气,组织把任务交给我,我就承载着一份期待和信任,更代表着一份承诺和责任,无论大小轻重,我都要千方百计去办好,用心去干好、力求做到最好。”徐正喜表示。

在危难时刻,退役军人总是冲锋在前。龙泉街多年来一直贯彻拥军优属的好政策,也有着全民拥军、踊跃参军的好民风,面对突如其来的战“疫”,退伍军人“一呼百应”的局面也是对龙泉拥军优属工作的最好的肯定。

“退役不褪色,换装不换心”,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,不仅是一句口号,更是对退役军人精神品质的生动诠释。他们用自己的言行,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。脱下的是军装,脱不下的是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使命担当。(金若茜、况启超)


凡注明“来源:大武汉在线”的所有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
  • 更多信息关注大武汉官方微信公众号